上周五,据说某外资机构找了一个叫曾光的前疾控中心首席科学家,让他来预测一下未来的政策走向。这位首席信口开河,一定会开放。
于是周五的A股大涨,外资流入了100亿;到了周末,正当大家“脑补”联防联控发布会发布重磅消息时,国家卫健委来话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动摇……
结果就是,周一股市小幅收涨,外资流出了40亿!
关于股市的大环境
当前市场最关心3见大事:
- “口罩”什么时候放开?
- 美联储什么时候放缓加息?
- 经济什么时候修复?
但是很遗憾,在今年,这3件事应该都没有曙光;所以,今年股市也只能跌跌不休。
股市是大环境的“晴雨表”,大环境不好,所以股市跌跌不休,实属正常。但是,各位炒股的人“扪心自问”,这其中没有“投机”因素吗?没有“非理性波动”因素吗?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今年,贵州茅台从2000跌到1500;伊利股份从40跌到27;宁德时代从600跌到400。纵然大环境不好,但是它们的基本面真的发生了很大变化吗?它们的竞争力真的被“大环境”所削弱了吗?
如果没有,那今年的下跌,很大一部分就是“非理性的”。
关于市场信心
有一句烂大街的话: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细品,这句话值得回味。怎么理解悲观者正确?
悲观者也分2种,一种低级的,一种高级的。低级的悲观者,没有分析能力,被情绪操纵,人云亦云,可以忽略。但是高级的悲观者,有很强的分析能力,他们依靠数据和逻辑下结论。他们在悲观的时候,给出的“末日论”往往咄咄逼人,不容置疑;也因而能在“对与错”的辩论中取胜,进而领导舆论。
但是,这个“正确”,却注定只是一时的。因为事实上,未来的结果很难简单地用过去的经验推演出来,尤其是变化迅速的今天。而这又是普通知识分子最容易“陷入歧途”的地方;然后,他们的悲观情调又影响了整个社会舆论,比官方的声音还要大……
乐观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在逆境中,努力摆脱命运的枷锁,让未来变得好一点点的精神力量。炒股时的心态需要乐观,本质对于人类,对于国家,将会变得更美好的信心。这个信心,其中有一部分,是超越简单地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数据去推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