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炒股入门学习:复利背后的关键“积累”,也是炒股致富的法宝!

前些时候过年,去参加了老同学的聚会,在此不得不感叹一句,当年一个班的学生,如今真是天差地别。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长大后混得好的同学基本还就是过去在学校就比较出色的那帮人(这血淋淋的事实真是很好地驳斥了读书无用论),当然啦,并不是想说应试教育就很好,我想强调是:一个小时候适应不了学校教育的孩子,也许长大后也难以适应工作环境。

学霸们的未来大概率会更成功,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能够快速适应一切环境,然后在现有的规则体系下做到较好。好了,话扯远了,其实是听了成功的老同学们的故事后,在他们身上总结出了一些共性,又联想到股票投资的秘诀——复利和积累。

先来看看身边的关于“积累”的几个小案例:

同学A,学生时代就是班长,成绩好各方面也都很优秀,深受老师喜爱,硕士毕业后就职于上海某大型互联网金融公司,在这家公司做商务积累了不少客户资源,当时在公司收入就非常高,一直没有跳过槽,后来资源攒够了直接创业,她提供客户资源,另一个合伙人提供产品,做得风生水起。

同学B,至今仍记得,她中考比我高5分(她695分,满分750分),本科毕业后(就读于人民大学)没有继续深造,不过这孩子从大一起就一直在外面实习,实习企业全是各路资本,毕业后就留在了一家一级股权基金做HR,算上实习大约一共待了三年,微信好友早早满员,工作号都有好几个,离职后去了一个科技自媒体做运营兼商务,如此又做了两年多,又攒满几个号的人脉,然后,离职创业做起了MCN,广告中介+资源对接+KOL孵化,现在公司已经有近百号人,是个身价几千万的富婆。

讲了同学A与B这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咱们再来看一个同学C,C在学生时代也是班长(一般一男一女两个班长),深受老师喜欢,成绩也很好。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互联网大厂做产品,但是待了没多久就走了,进了另一家大厂,也没待多久,后来由于区块链火便跳去了一家区块链公司(非大厂),没多久,公司黄了,现在在一家小公司做产品,收入只能说马马虎虎。

这次同学聚会完全可以看得出C的满脸不高兴,当初自己在学校好歹也是风云人物,现在却被很多曾经不怎么瞧得上的同学超越,听C说话的方式,满满的吐槽与抱怨,估计他要想翻身,可能暂时有点困难。

其余的同学里,也有几个很优秀的从事技术工作的同学,通过技术的不断积累晋升到了中高层技术岗,年薪几十上百万的都有,当然绝大多数还是每个月只有几千块钱在岗位上默默搬砖的普通同学。

通过这几个案例,想说明一件什么事呢?咱们就说A与B以及那几个混到技术中高层岗位的同学,他们无疑是同学里比较成功的,而他们的成功里面都离不开一个词,那便是“积累”。

他们跳槽都不算频繁,基本上是在一家企业攒够了资源/技术,才会去下一家公司,而且下一家公司基本都能给予他们更好的岗位以及更多的薪水,然后他们再开启新一轮的攒资源/技术,待资源攒够了,不论是自己创业还是去其他的公司,他们的收入都不会低,而且依然能继续“攒东西”。

那个C同学,本来一把好牌,可以说是硬生生被自己打烂的,他毕业后三年不到的时间跳了三家企业,而且都是不同行业的企业,相互间的资源都帮不上忙不说,而且全都没有联系(或者说也压根没有攒到什么东西),跳来跳去,目前还是最低的岗位,手里也没什么资源,如果再过几年他还不能打破现状,面对零零后/零五后就业大军,他极有可能成为35岁被优化的前浪。

而其他一些同学,虽然他们自己不觉得,但说实话我是有些替他们担心的,有在药房发药的、有在公司做前台的、有在办公室里从事些没啥技术含量工作的,听他们的工作流程就是每天进行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没有任何“攒资源”或者“攒技能”的可能。这部分人群,将来是最有可能被更廉价体力好的年轻劳动力或者机器人给替代掉。

复利创造奇迹

不论是工作还是投资,其实太多人一直都忘记了一个概念,那便是——复利。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但正是因为复利前期的表现太让人难以发掘,从而让多数人忽视了它的存在,也就导致一些人永远在股市盈利的大门口徘徊。

新手炒股入门学习:复利背后的关键“积累”,也是炒股致富的法宝!

复利就是每天积累一点点,等一段时间过后回过头来吓死你。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我们团队每天的任务就是看书、年报、招股说明书、研报等等资料并调研,然后输出深度分析文章,每天都写,一天天的也没觉得有什么区别,但站在现在回过头去看一年前、两年前的文章,差距就出来了,很容易就能看出当时文章的一些漏洞。

而且,由于企业看多了,产业链看多了,很多时候,拿到一个新公司,基本就能从之前看过的公司里拿模型去套,举个例子,看了桃李面包、绝味鸭脖这些股票后,再看巴比食品、蜜雪冰城就能看得更透彻,因为他们的模型从本质来讲是一样的,中央工厂+门店配送,拼的就是供应链以及单店模型。

再比如,看了思摩尔国际、台积电、申洲国际以后就很容易看懂CXO医药板块的个股,以及他们为什么要在全球各地建立产能。

再比如,看了小米、海尔就能更懂微创,上述这些拿出来对比的企业,看似属于不同行业,但他们的很多底层逻辑却是相似的。

这就是知识的积累,一天天的没有感觉,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些深刻的商业洞见,这些洞见不仅可以更好的看明白公司和股票,也能在市场上取得可观的利润。

上述讲的A、B同学,何尝不也是在运用复利,一天天的积累人脉、维系关系,虽然绝大多数人好久都用不上,这一天天攒的人脉也看不出有什么用,但积累到一定数量级以后,你就会成为人脉枢纽,当哪个朋友需要什么,你能迅速找到朋友圈里另一个可以帮上忙的资源,久而久之,大家就会非常需要你,只要一直被人需要,那就不会被淘汰,反而会越做越好。

在早些年(大学期间),我身体一直都不好,一年起码病两三次,尤其是学校在沈阳,家乡在重庆,每次往返都会因为“水土不服”发烧,而且一发烧就必然要输水,光吃药根本好不起来。

后来开始坚持健身(一周至少五次,一次一个半小时),一天天的也没觉得有什么变化,肌肉也不可能一夜之间长起来,体重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减下去,但是一年后回过头来看,体重轻了10多斤(以前110+,一年后就下100了),马甲线出来了,最重要的是,全年没生过一次病,连小感冒都没有。

今年春节,要说也是倒霉,不知道年三十那天吃了什么不对劲的东西,肚子一直不舒服,半夜起来吐了两次,脸上全是红斑,第二天早上还发烧,但神奇的是,就在床上躺了半天,下午烧就退了,第二天就彻底好了,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所以,如果我们的生命中,如果能有什么可能产生复利效应的东西,那么请一定要抓住他,他可能是从事研究性质的工作、可能是人脉、可能是健康的身体、可能是知识,但这些事情,其实总体而言是少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无聊的琐事或是机械重复的动作,比如从事流水线工作、在办公室里打杂、从事一些执行层面的琐事……绝大多数人的工作还是蓝领性质的。这些重复自然不会帮助成长,他们没有办法产生任何积累,反而,等年纪逐渐增大体力一天天不如以前会被淘汰。

但即便从事这样工作的人,如果有心,也是可以利用有限的闲暇时间,去做一些可以产生复利性质的事情的。比如读书、比如锻炼或是投资。

说到这里,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我的一位朋友是某券商的老总,她当年刚从事工作的时候还是一个小职员,当时的保安大哥很照顾她,经常有什么忙二话不说就过去帮。这个保安靠闲暇时间自学考了证券从业资格证以及相应的系列配套证书,后来开始跑客户,最后一步步居然走到了营业部老总的位置。

2022年,希望和大家能有些小小的分享一起进步,愿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拿出一丁点时间去做一点有复利价值的事情,生活如此,炒股亦如此,为未来的我们攒点有用的资源。

炒股技巧

新手炒股入门学习:炒股就是炒预期

2022-3-3 22:32:23

炒股技巧

新手炒股入门学习:股票估值怎么计算?股票估值方法详解

2022-3-5 22:49:14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