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基建即将崛起?怎么看财政贴息更新医疗设备?

今天来跟大家聊聊医疗新基建这个话题。近日卫健委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据了解,该Z策下Z府贴息贷款将可能达到1.7万亿,补贴后利息≤0.7%的,分别面向县医院、县级新冠定点和后备定点医院、医疗应急队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妇幼保健机构,进一步明确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在医院端落地实施的Z策。

事件缘由:

9.7号gwy的常务会,主题是医疗设备的更新改造可以引入财政贴息的贷款,部分领域的更新改造(主要是医疗),加大社会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和财政补贴,要求对消费起到拉动作用;9.23有具体方案出来,为了扩大市场需求,卫健委9.23也发布了通知,对贴息贷款的设备,各个省份的卫健委都要有联络人,统计区县里所有的医疗机构(私立+公立)都要上报自己的贴息贷款的需求,北京、浙江、安徽、江苏卫健委都发到了相应文件,是落到实处的Z策;专家预计2000亿能分到医疗板块。

这个消息背后有一新一旧两个体系的博弈,“新”指的是近年的新冠疫情将收尾,未来常态化应对新冠需要有足够的医疗力量;“旧”指的是乡镇、县一级的医疗水平地下问题,怎么解决分级医疗落实,解决非城镇人口看病难的问题。

从操作落实角度看,部分手快的地区已经发文,手慢的消化之后或者跟风也很快要扑上来分这块蛋糕。参考之前大项目的习惯,先要各个主体进行申报,然后上级主观机构审批,不管批下来多少,这些钱是要花的,只要花钱,就能刺激各个经济实体获得订单,所以这就是题目所称的“医疗新基建”。
分级医疗的难点

一线大城市的医疗资源过度集中是国家头疼的一个问题,既要兼顾到医疗水平的提高,又要兼顾到普通百姓看病难。这对矛盾就是医疗水平的提高首先要满足高投入,引进高端人才,小地方,小医院显然不符合要求,而大医院发展之后,病人很自然的要向这些医院流动;技术能力最强的部分医院会造成虹吸效应,手到病除的案例越来越多,病人也人满为患,而一级医疗机构却陷入生存危机。

近年来国家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开始是从专家团队开刀,专家的号要从团队的医生那里过一两手,解决不了的再交给专家,这样做对缓解挂号难有一定的针对性,可疑难病依然看不了,部分不属于疑难的疾病却因为挂不上号白白耽误了。

随后就是推行医院的分级诊疗制度,缓解医疗集中难题,鼓励小病先去找家庭医生或者一级医院,甚至医保开药也开始覆盖到药店。这个事情的难点在于感冒发烧可以去这样的医院,慢性病开药可以去这样的医院。很多时候,有病怕拖,一旦初期耽误了,后面麻烦很大,说的有点隐晦,但这个意思大家应该能懂。
1.7万亿展望

本次医疗新基建的核心在于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包括新冠定点机构。我国为什么要花大力气进行动态清零?如果你有常去医院的经历就能明白,三甲医院病房空床时间是很少的,正常看病住院很难随到随住,甚至预约检查,给你约个几个月都不稀奇。此时救护车呼啦啦的运送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怎么办呢,结果就是医疗挤兑,那是灾难。

1.7万亿将大量普及到县级医院,至少要满足二甲级别,能不能达到三甲就很难说了。从硬件和人员水平方面看,地市一级的三甲和一线城市的三甲相比,可能硬件达标了,但是人员及管理方面的鸿沟是花钱买不来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先从硬件开始,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大型设备如国产的CT核磁设备也渐渐实现替代了,其他设备同样可以实现国产替代。甚至今年的牙科集采,已经开始把材料端的国产替代工作进行深化,这对国产医疗设备厂家来说是一个长期利好。

关于县一级的基层医院建设新冠定点机构的问题,未来全国范围内可能会大规模建设,这个方案可能是动态清零到放开的必要条件。医疗新基建相关产业链节前已经涨了几天,目前来看更多可能还是超跌反弹。这个逻辑的参与价值如何现在并不好定性,从产品技术含量看,呼吸机、吸引器、排痰机、心电监护、血气分析仪、除颤仪、喉镜、正压头套医疗设备等厂家较多,CRRT、ECMO、PICCO需求量较少,一旦开始落地这些医疗设备厂家应该会有一个景气周期的行情出现。

股市观点

如何看待VR行业和手机行业的博弈及发展?

2022-10-3 15:39:03

股市观点

京东方A和TCL科技股票为什么天天跌?显示面板行业还能涨起来吗?

2022-10-3 16:39:26

搜索